今天(12月9日),我国最大商业地下石油储备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投用后,将实现进口原油的快速存储、加工消化和周转,为我国油气资源稳定供应提供保障。
位于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大榭商储项目,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包括300万立方米地下原油洞罐,以及地面原油储运和配套设施。大榭商储项目是在岩体中人工挖掘洞室储存原油,利用稳定地下水位压力形成地下水封,具有库容量大、安全、储品损耗少等优点。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广增介绍,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地下水封洞库洞室围岩稳定评价、全工况蓄水试验、水幕系统水封检测等关键核心技术,可保证地下原油洞罐50年长周期运营零检修。
目前,我国石油商业储备主要有地面储罐和地下水封洞库储存两种方式。与地面储罐相比,地下水封洞库通常建设在地下一定深度,运营安全可靠,建设成本降低约20%、运营成本减少约50%、同等规模油库可节约建设用地约950亩,同时解决了油品蒸发损耗的问题,在绿色低碳环保方面有显著优势。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平表示,项目2026年底建成投用后,将向华东及长江沿线提供稳定的原油供应,对于进一步促进当地石油供需动态平衡、应对能源供应重大突发事件以及丰富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全球范围已建成200多座地下水封洞库,主要分布在挪威、瑞典、德国、法国等国。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建造地下水封洞库,2000年以后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二十几年的技术积累,首次将地下水封洞库技术用于大榭商储项目,将为我国推进石油商业储备开辟新的路径,对保障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宁波台)
中新网温州12月9日电 (王题题)浙皖闽赣如何携手共建一个生态旅游“朋友圈”?12月8日,2023年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会在浙江温州泰顺召开。
2023年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会。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当天,浙江、安徽、江西、福建4省19个市123个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协作区建设发展大计。
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四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先试先行、主动作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旅游富民、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所做出的积极探索。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在讲话中指出,浙皖闽赣四省交界区域,是连接长三角、海西、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旅游经济发展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国家东部生态屏障”。生态资源的富集造就了文旅资源的富矿,名城、名镇、名村交相辉映,名家、名作、名迹灿若繁星,名山、名楼、名湖星罗棋布。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协作区走出了全新的蝶变之路。
同时,陈广胜强调,坚持绿色是永恒主题。浙皖闽赣要持续呵护绿色环境、做大绿色金山、构筑绿色家园,让协作区真正成为无数游客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坚持协作是必由之路,要“蓝图合一”“交通合联”“品牌合塑”“政策互享”,将协作区打造成为全国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区;坚持创新是不竭动力,要推进理论制度“脑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原动力”创新、路径模式“主动力”创新、文化人才“软实力”创新,努力探索一条“绿色发展、省际协作、兴业富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携手绘就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时代画卷。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张锐瑞在致辞中指出,浙皖闽赣要以更高站位理解把握协作区建设、以更大力度探索创新协作区建设、以更强合力加快推进协作区建设,共同打响协作区文化和旅游品牌,开创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格局。
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市场合作行业联盟成立。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会上还进行了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市场合作行业联盟成立及轮值理事旗授旗仪式、泰顺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授牌仪式。浙皖闽赣“暖冬惠游季”活动同步启动,协作区30条经典线路和100多场节庆活动上架浙江省官方小程序“游浙里·浙文旅”,为广大游客提供详细的资讯指引。
城市文旅合作框架协议签约现场。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此外,4省19个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在会议现场签订城市文旅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发布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温州宣言》。各方将凝聚共识、深化经常性合作机制,资源共享、拓展多层级客源市场,同频共振、构筑一体化公共服务,协力共赢、打造国际级旅游胜地。(完)